意识强度提升点实操指南【8】右上区:灵性结构区

大自然搬运工 2022-10-30 09:42 1453人围观
本帖最后由 大自然搬运工 于 2022-10-30 10:20 编辑

意识强度提升点“实操指南”【8】新版1015

关于意识强度提升点的“实操指南”:

一、实操指南一共分9个区,古零(GU0)通过答疑和分享的方式,让更多的同学更容易理解意识强度提升点的含义,并引导大家如何进行实践。更多的相关信息请关注公众号:古零答疑,Dou音号:古零答疑、古零、玖灵墨。微博:古零答疑B站:古零答疑

二、实践意识强度提升点的5大要点:

1-自我客观评估,分析目前处于正值与反值的意识状态,测出意识强度值;

2-总结和分析自身的漏洞,明确提升的方向,强化正值,降低反值;

3-设立目标和时间周期,并时刻保持觉察和反省,不断总结,及时修正;

4-定期进行自测和评估,通过复盘不断提升效率,直至觉醒(意识强度9以上+脱离轮回)。

5-不怕试错,多尝试,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。实践——总结(自检、反省)——修正——实践.....这样就会进入提升的良性循环。

三、“实操指南”仅供参考,内容主要收集自各群聊记录,经同意略作修改,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

意识强度提升点(8)右上区:灵性结构区 8区图.png



以下分享“第8区”的提升点。



【八】右上区:灵性结构区

图片1.png

自体灵性结构呈波浪形。

内在分两层区域:底层区域和上层区域。



底层区域是T组*重点研究的部分。

T组在这个区域的检测点有很多,但实用上实际只选取一部分。

这种选择是按照当前的形势来定,并非是一成不变的。

目前更新的大概有十来个点位。

*关于T组,请参考元吾氏博文《轮回是否存在》




第一层区域:底层区域

量化数据(信息传输率):

人类普遍大部20~40%。

古零(GU0)

这里相当于信息传输的根基,决定了你的第一手信息的接收度,准确度和传输畅顺度等。举个例子:你家的宽带系统和防火墙设置,决定了你使用网络的效率和安全。



一、小型螺旋对流结构

结构公式:x=bn²t。



3个结构。

1、树形拓扑结构

图片2.png

此结构呈树形拓扑状,延伸出两条支线,连接相对应的星型拓扑结构。

这种连接容易被操控,造成无法正确连接。

其原因有3点:

1)始端的状态混乱:能量纠缠在一起,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传送。

2)传送不完整:在路径当中制造和搭建虚假的通过条件,造成信息传送不完整。

3)在接收端制造路径误导:造成连接错位。

以上3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。



量化数据(点位通过率,或信息传输率):

人类普遍20~40%。

古零(GU0)

1状态混乱:连接的时候去觉察一下有没有纠缠的意识流,如连接某个信息源,有没有出现小我意识的介入,混乱而不明确的意识,粘附意识和对抗意识等,通过古零脱敏法可以模拟应激期、低谷期和混乱期等状态,去练习如何保持意识稳定和纯客观的状态(白纸状态)。

2、传送不完整:连接的时候去觉察一下有没有存在某种主观性的条件和传送标准,从而影响到信息的传送度,具体如:

1-心智系统下的模式化判断,如:必须这样,只能那样…

2-仪式感,如:需要经历某个场景,能感受到某个特定的频率,才算达标。

3-程序性思维,如:公式化,对等化,有序化等。

4-主观制定的阈值范围,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认知来制定一个接收范围,如:只接收自己认可的范围,自己喜欢的范围,自己能理解的范围等。

3、在接收端制造路径误导:错位连接往往是对传送目标过于模糊化、混淆化,矛盾化,钝感化。建议提防单打独斗,多借助集体意识来觉察自己是否存在错位的意识漏洞,保持纯客观的状态。



2、星型拓扑结构

图片3.png

此结构呈星型拓扑状,核心部分接收信息后,向四周传输,维持该结构的平衡与稳定。

该结构与更深的机构联结,在向自身深层部分传递的过程中,如有干扰,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。有较大干扰时,甚至会造成部分层面的循环和卡顿,以至于传到更深层结构的信息所剩寥寥无几。

这个部分的关键,在于信息传递的路径。

路径错位会引发迷宫效应。

修复该结构的要点,是要重新调整信息的路径顺序。(也是一个研究重点。)



量化数据(信息传输率):

人类普遍20~30%。

古零(GU0)

1、对于新手,修复该结构的要点,是要重新调整信息的路径顺序,因此在信息传导前,做到信息路径顺序的设置,举个例子:在复合体结构探索的时候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先理顺复合体的探索顺序,对于新手,有两种方法:

1种是协助型:先从自己最熟悉的复合体灵开始,然后在TA的帮助下,去连接其他尚未探索的复合体灵,顺序是从连接的畅顺度,从易到难依次排列。

2种是独闯型: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,先从第1灵开始探索,循序渐进一直探索到第12——灵核,中途如果遇到连接困难或者沟通不畅顺的,就跳过去,继续下一个。

每个复合体的探索结束后,记得再次确认该复合体的连接是否已经断开,保证信息完全隔断的情况下,再连接下一个,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信息串联带来的干扰,以及减低灵与灵之间被窥探的风险。

熟悉复合体的结构后,就着手建立复合体的关系图谱,这样信息的路径就更清晰的。熟悉这种经验后,会感知到不同信息路径的区别和特点,以及能通过不同路径的信息进行更客观的比对,能最大程度减低不同路径之间的带来的干扰,应用到其他方面就更得心应手了。

2、对于熟手,就是信息路径的深入探索和应用了,如:信息的复合式搭桥,信息路径的多重嵌套,信息往返式路径比对,信息路径的聚散型耦合,信息路径的蜂窝结构等等,往后再进一步分享吧。



3、珠线型拓扑结构

图片4.png

此结构呈珠线性拓扑状,结构非常长,每一个小部分组成波浪形的形状,各部分之间有节点相连。

这些珠线上的相连节点小圆珠,像灯泡一样。灯泡的发光度,代表能量顺利通过的比重。

每个小部分,都汇结在大的节点当中。

每种类型的灯泡,有自己特定接收的信息。

灰暗的灯泡,代表该信息没有传输到位,或者只传递了部分。

可根据灯泡的亮度不同,进行判断。

所以,该点位的数值,代表该灯泡亮度的比率。



量化数据(灯泡亮度比,或信息传输率):

人类普遍20~30%。

古零(GU0)

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体现在灯泡的亮度,主要表现为:传达信息,读取信息,转换信息,复制信息等的时候,是否出现遗漏,缺失,延误和不畅顺等情况。实操的话,就是根据上面的点,进行复盘,多总结,多修正。



二、环线形双并行结构

结构公式:y=xmt²。



2个并行结构。

1、瞬结型网状结构

图片5.png

此结构相当于底层的防护网,遇到能量冲突对流,会发生作用。

此作用机制,比较单一死板,不太适合目前很多干扰的情况。

此结构属于旧式系统的一部分,不能很好适应当前的新情况,作用机制需要更新换代。

该结构目前被T组做过手脚,导致无法智能升级。

清除该结构的干扰,并进行升级,是一个研究重点。


目前对该情况有3种破解对策:

1)通过高层授权直接修改程序:这一条较难达成。

2)研发破除T组干扰的装置:但是需要先全面掌握该结构的情况,目前相应的研究还不足。全面了解之后,可以研发相应的破解装置和程序,这样可以重新激活智能升级系统。

3)利用间谍获取T组相关技术的情报,来进行装置功效转换或者拆除:该技术保密程度较高,不易通过普通间谍获取,需要更高级别和权限的间谍。



量化数据(作用效果值):

人类普遍5%~10%。

古零(GU0)

瞬结型网状结构属于T组的植入物和催眠装置重点关照的地方,对于个体这里类似于电脑系统的防火墙,T组的干扰策略集中在两方面,一个是根据个体的意识漏洞进行最大化的利用,如执着点:外求,自弱,恐惧,诱惑等,利用这些漏洞进行信息源的干扰。而另一个是在信息源中混入催眠信息,这些信息在流过这个结构的时候,会自动聚合并形成纠缠状态,让整个结构无法更好的运作。实操的话,建议多觉察和化解自己的意识漏洞,变成无缝的蛋。



2、主导型拖压式结构

图片6.png

此结构由6层芯片组成,每层芯片存储不同频率的信息。

芯片的组成结构较为灵活自由,如环形,线形和串形。

结构特点:不停穿梭游走,接收和传递信息,运动时可有瞬间幻影的效果

此结构因为其幻影特性,较难被捕捉,T组正大力研究捕捉该结构。

(目前对该结构掌握的资料较少,正在寻找直接参与研发的人员。)

该点的数值不便于直接检测,只能通过该结构在接触两端时,进行间接检测。

检测数值是指该结构所携带的正确信息的比率。



量化数据(正确信息比率):

人类普遍10~50%。

古零(GU0)

类似于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密传输,防止信息被窃取和捕获,实操的话,建议提升意识的切换能力,提高对意识焦点被锁定的警惕性,同时减少意识纠缠和回流,具体如训练自己如何快速化解粉红大象的效应。



第二层区域:上层区域



1、金字塔结构

5种模式构成,上1下4,整体呈金字塔型结构,从中间能分成4个部分,呈层级递进的关系,有一个共同的核心轴线连接。

这个轴线是七彩流动的,每个部分对应不同的流动方式。

图片7.png

第一部分由模式1和2构成

此中轴的流动方式为断线型流动。

此部分性能极不稳定,依赖多条底层传送线。

目前,该传送线大部分被T组操控,因此严重影响了该部分的稳定程度。

操控方式为:把原有的传送线,替换为操控方的传送线

该手段比较隐蔽,不容易被察觉,导致人类该部位普遍受损严重。

(通过获取源传送线的扭矩传送力度,即可仿制该传送线,计算扭矩传送力度有一个公式。

目前已计算出8条传送线的数值,被操控的有十几条,主要相关参数很难获取。

其中一个最难测量的叫镊度值,此数值测量法:相应的粒子运行一步,需要连续测量两步。

但是在那一步中会发生很多变化,引发很多变量值,变量可多达十几种,造成测量困难。)

目前的破解方法:通过另外3个部分的调整,来带动这个部分的提升。


量化数据(平均流动稳定性):

人类普遍15~20%。

古零(GU0)

决定了信息流动的稳定性,往往表现为信息的流畅度,均衡度,传输力度等,实操的话,建议针对传送线进行探索,先去自检信息传输的稳定性,去挖掘和觉察是否存在虚假的操作系统,往往表现为控制权限的不足,不同步,无法查看设置信息,信息源头的跟踪比较混乱,模糊而失真,如有发现,就需要逐步隔断虚假传送线的影响,修复原有传送线的受损部位。落地表现为,如冥想,合一,互催和连接潜意识等过程中,能否保持一个信息流动的稳定性,该数值低的话,会出现信息断断续续,画面卡顿,干扰,不同步等情况。



第二部分由模式2和3构成

此心轴的运动方式为螺旋形。

这个螺旋形下到第二部分成为雾状,转变为离散结构,与该部分原有的形状结合,帮助扩张横膜阻力,进行抗压测试

阻力两端对接时,发生碰撞火花,产生可被个体利用的动力因子。

该碰撞机制可产生3种动力因子:

1)转移目标型:对个体增加用来临时转换的动力因子。当确定临时转换目标时,该动力因子可以帮助精准调整目标定位。调整完该动力因子,可继续保存,留下次再用。

2)促进区域联合型:在不同区域间互动,达到联合的作用的动力因子。互动的方式为:通过旋转让自身的能量留在其它区域,并将该区域的能量进行携带,再返回原有的区域

3)助力运动型:帮助其它信息粒子运行的动力因子,并保证整体信息粒子的运行能够稳定有序。第二部分,对整体机构的稳定,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其稳定性不易被破坏,是较为机械运作的部分。


量化数据(稳定性):

人类普遍50~60%。

古零(GU0)

可以通过互催,灵视,清醒梦和出体等方式,针对碰撞机制所产生的3种动力因子进行观察,检测是否存在漏洞并进行改善,确保整体机构的稳定性。落地表现为:如进行意识焦点的转移,保证在转移过程中,信息之间的互联性和携带性在一个稳定而快速的状态下进行。举个例子:如你站在A的角度看一个问题,待观察完毕后,你接着切换到B的角度,那么在B的信息就会跟A的信息产生碰撞,在这个信息互动中,能否形成一个(A+B)信息叠加和促进的效果,保持整体机构的稳定至关重要,否则会产生很多错位和纠缠的意识流。



第三部分由模式3和4构成

此心轴的能量方式为垂直线性,呈S状流动。此部分的流动,可起到清理净化的作用,可吸收并过滤掉其它部分所产生的杂质。

该部位的识别装置,受到干扰会产生清理异常。

目前的异常,主要受第一部分的影响。该部分的功能紊乱,也会对机体造成一些影响。

主要表现为:

1) 反应空白:个体对某些状况不知如何反应,产生无法识别,导致无法给出反应结果。

2) 思维错位:个体在考虑A的时候,会自动考虑B,无法辨别A与B的区别。

3) 反馈错位:个体对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反馈结论,造成错位。

3点可以独立发生,也可以延续递进地发生。


量化数据(平均稳定性):

人类平均40%左右。

古零(GU0)

建议可以针对反应空白,思维错位,反馈错位这3种情况来进行自检,这些情况往往在应激状态,混乱状态和意识低谷期等会较为突出。落地操作的话,及时对不清晰和混乱的信息进行总结和分类,并建立关系图谱,这有助于促进信息的清理和净化。



第四部分由模式4和1构成

此心轴的流动装置为方形结构。

此部分汇集前3个部分的所有数据,传递给下一个结构。

该部分会进行最后的识别过滤,会过滤掉无效的信息,有一小部分继续参与循环。

该部分的运行较为稳定。


量化数据(稳定性):

人类普遍60~70%。

古零(GU0)

这个方面数值比较低的个体,会对信息的识别和过滤比较混乱,较难分清楚每个信息的类别和指向,举个例子:做一道菜需要A+C+E,但个体去寻找食材的时候,表现出混乱和无法识别的情况,然后往往把无用的B、D、F都带回来了。


2、底盘结构

图片8.png

此结构接收来自金字塔结构的数据,通过不同的算法机制进行分流,然后输送到个体。

底盘中间的形状,类似五角星。这个信息分流机制,与几个因素有关:

1) 按基本属性分流:类似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这些基本元素,按照自然规律来分流。

2) 受个体倾向影响。

3) 受个体意图影响。

这种分流本身,是按自然规律来分的。

当受到主观影响,就会造成一些分流的混乱。


量化数据(分流稳定性):

人类普遍40~50%。

古零(GU0)

主观是导致底盘结构出现分流混乱的主要影响,建议多去觉察自己的主观倾向,关于什么是主观,什么是客观的问题,引用元哥关于主观和客观的三问:

一问

主观:主体的观察视角

客观:客体的观察视角

二问

主观:单一主体的单一观察视觉

客观:无数客体的无数观察视角

三问

主观:一个问题只有{单一主体的/单一观察视角的}一个答案

客观:一个问题可能有{无数客体/无数观察视角的}无数个答案



【第8区提升点完】

2022-10-15 古零(GU0)

(update on 15/10/2022)



-------Disclaimer 免责声明-------
经验分享,仅供参考。转载自由,严禁修改。
All info is intended for experience sharing and reference only without any warranty.
Redistribution is freely permitted provided that no modification is made whatsoever.




玩家评论:

暂无评论,赶紧抢沙发吧
首页
文集
答疑
动态
外链